一旦台海地区真的爆发冲突,西方对中国大陆的制裁几乎是必然的,而且力度可能比对俄罗斯的制裁来得更狠。原因很简单:对俄罗斯的制裁,西方的损失主要来自高油气价格带来的成本压力;而对中国大陆的制裁则可能带来更高的代价和更复杂的全球影响,西方自己也要承受相当大的风险与成本,谁能长期承受得住,这点还很难说清楚。
今年6月份,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发布了一份题为《台湾地区危机中对中国的制裁场景与风险》的研究报告,试图把对中国大陆的制裁成本算清楚。报告指出,在台海可能出现冲突的情形下,七国集团(G7)对中国大陆的潜在制裁将使全球花费达到3万亿美元。
这份报告的合作方是罗迪姆集团,主笔是查理·维斯特和阿加莎·克拉茨。维斯特在罗迪姆集团从事企业咨询,专注中美经济政策,早前还在中国担任能源存储联盟的研究经理;克拉茨是罗迪姆集团的总监,主要研究欧盟与中国大陆的关系,以及中国经济外交,因此对中国的情况相当熟悉。
展开剩余61%报告的背景是,随着台湾海峡紧张局势升级,G7有可能对中国采取统一的制裁行动。全球总体经济规模虽然超过全球的一半以上,但中国大陆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也是最大的贸易国。报告直言,大规模制裁中国大陆将让全球付出巨大的代价。
报告还提出,G7可能会动用三种制裁工具:金融领域的打击、对个人与实体的制裁、以及针对军工相关产业的限制。
在金融领域,严厉的制裁可能让中国大陆在海外的资产达到3.7万亿美元,但同样,G7在中国大陆的银行资产也有1780亿美元,双方都会受到冲击。跨境资金流动的3万亿美元规模也可能被打乱,这将导致人民币贬值、全球贸易融资收紧、新兴市场货币走软、供应链断裂、通胀上升,全球都会因此受苦。
在针对个人的制裁方面,由于中国官员的海外资产相对有限,直接的经济冲击可能并不巨大;但如果把范围扩展到商业精英,海外资产被冻结可能达到数十亿美元,甚至更多,这确有杀伤力。不过报告也指出,对政策本身的影响力有限,因为中国商业精英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。
在对工业部门的制裁上,全球的风险和冲击会更明显。因为G7对中国大陆出口约1530亿美元,而中国对G7出口约2250亿美元,双向外资约2860亿美元、证券投资约1970亿美元。这些举措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进一步紧张甚至瘫痪,影响数百万人的就业。
报告还强调,所有贸易数据来自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(UNCTAD),金融数据来自国际清算银行(BIS),属于相对权威的统计口径。与此同时,这份报告也有其局限性与片面性。
其实,中国也并非没有应对之策。中国不太可能轻易发动武力统一台湾,一旦真的启动武力行动,前期就会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,防范西方的全面制裁。中国在历史上遭受过很多苦难,如果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统一而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,人民也会万众一心地站起来,坚定地遏制和清除“台独”分裂势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达优配-股票上杠杆资金-成都配资网-配资优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