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乌冲突迈入第三年,持续消耗让交战双方与幕后推手均显疲态。7月1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停止对乌军事援助,此举被外界视为冲突转折点——失去美制武器与资金支持的乌克兰,瞬间陷入战略被动,而俄总统普京随即强硬表态,称乌方问题“绝无妥协余地”,并下令对基辅等多处军事基地展开空袭,试图以战场优势迫使对方屈服。
然而,普京的“胜利曙光”仅维持了三天。7月4日,德国联邦政府公开发声,宣布将联合法国、波兰等欧洲国家组建“防御联盟”,向乌克兰提供包括防空系统、主战坦克在内的重型装备,并承诺建立长期军援机制。这一表态直接打乱俄方算盘——欧洲此番行动不仅填补了美援空白,更将冲突从“美俄博弈”拉回“欧俄对峙”轨道。
展开剩余43%分析指出,欧洲国家此次集体转向,源于对冲突长期化的担忧。随着能源危机缓解,欧洲摆脱对俄依赖的决心增强,而乌克兰战场若失控,将直接威胁东欧安全。德国防长直言:“欧洲不能允许冲突在自家门口蔓延。”与此同时,乌克兰也调整策略,宣布将部分兵力撤出顿巴斯,转而巩固西部防线,试图以空间换时间等待欧洲军援到位。
这场冲突的复杂性在于,各方始终在战场、谈判桌、经济与政治层面反复拉锯。美国抽身离去,欧洲却选择加码介入;俄罗斯强攻未果,乌克兰则借外力续命。正如观察家所言:“战场上,嘴上,谈判槕上,经济上,政治上来回折腾着玩,至止玩扒下了服了就结束了。”当军事手段难以速决,外交博弈与经济制衡的较量,或将决定冲突的最终走向。
发布于:浙江省盛达优配-股票上杠杆资金-成都配资网-配资优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